背景
在当今全球科技前沿不断拓展、学科交叉加速融合的新形势下,交通基础设施正朝着生态环保、安全耐久、舒适智能、综合高效的方向突飞猛进。在交通强国战略指引下,我国公路交通新建、养护与升级改造的规模将继续增大。基于传统手段的研究方法已经难以适应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发展的需求。随着超级计算、大容量存储、高效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与智能仿真逐步成为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有限元法(FEM)、离散元法(DEM)、分子动力学模拟(MD)、以及各种机器学习、多尺度和多物理场分析为代表的数值方法成为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共同发起首届国际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仿真大赛。以“智慧交通、百家争鸣”为主题,大赛将传统交通基础科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技术与理论相融合,旨在激发学生在交通领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模式联动,推动国际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
赛事主题
(1) 公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
(2) 智能交通设备与体系
(3) 先进铺装材料
(4) 前沿实验设施
(5) 智能检测与建养技术
(6) 智慧设计与施工技术
(7) 虚拟仿真试验
参赛说明
1. 参赛对象
本届大赛邀请全球开设交通运输工程类及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其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交通安全、物流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学等。组委会大力鼓励并支持学科交叉及国内外高校联合组队参赛。
2. 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团队两年内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且在大赛提交截止日期前完成。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作品申报书,其涉及成果类型可包括论文、专利、软件、实物、图纸、模型、研究报告等。
所有内容应为原创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大赛主题要求,不得抄袭,若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参赛队伍,取消其参赛资格。
参赛队伍对于其使用的商业软件拥有使用版权,大赛组委会将会对参赛作品的版权进行保护。
3. 参赛方式
报名截止日期前通过官方公布的邮箱(icisti_hit@hit.edu.cn)提交报名表。
提交截止日期前,填写并向官方公布的邮箱(icisti_hit@hit.edu.cn)提交参赛作品申报书。
4. 报名要求
参赛项目申报须以团队形式进行,且每队人员不得超过5人。每位参赛选手最多可参与1项赛事的申请。
5. 语言要求
大赛参赛项目申报和答辩语言为英语。
时间安排
(1) 在线报名时间:2021年6月30日前
(2) 在线提交时间:2021年9月30日前
(3) 专家初评时间:2021年10月31日前
(4) 决赛答辩时间:2021年12月
(5) 成绩公布时间:2022年1月
注:赛事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确定决赛入围名单,并通过网站、邮件公布初评结果,通知入围选手进行答辩准备。
决赛阶段答辩流程
决赛答辩将按研究领域分组,答辩评委会由大赛组委会成员或其推荐的专家组成。
各参赛团队根据提交的参赛作品申报书,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参加线上答辩环节,具体分两个环节:
1. 向评委介绍团队基本成员信息、成果的重点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10min);
2. 回答答辩评委会专家的提问(10min)。
费用说明
大赛所有活动经费(包括场地费、会务费、评审费和奖状奖杯制作费等)由主办高校负责提供。
其他说明
大赛组委会单位有权保留参赛作品说明文档、论文、答辩影像,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大赛组委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公布参赛作品申报书和说明文档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这些内容。
奖项设置
赛事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所有参赛队和单位均可获得大赛证书。
赛事将评选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包括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本科生参赛队伍等)。并且为获奖队伍提供证书及奖金,奖金数额视情况而定。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中欧交通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长安大学
协办单位:英国阿斯顿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浙江大学等。
以上未尽事宜,解释权及修改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国际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仿真大赛组委会
2021年5月24日
注:凡有想要参加国际专家指导委员会、技术委员和组委会的单位和个人,请与侯雪老师联系(houxueyingyu@hit.edu.cn,0451-86283779)
附件1:第一届国际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仿真大赛报名表.docx